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驅車駛離121縣道,沿著蜿蜒陡峭的小路一路上山,越過山頂看到山坳間一處靜謐的村莊,湟中區西堡鎮羊圈溝村到了!籃球場上有孩子們嬉鬧玩耍,小廣場上有老人們曬著太陽閑聊,簡易大棚里有村民正忙著采摘鮮嫩的油菜……看著村民們臉上幸福滿足的笑容,劉浩內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1991年出生的劉浩是青海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黨群部的一名干事,2021年7月,他結束了民和縣三年的駐村工作,在其他干部都陸續返回原單位的時候,他再次主動申請繼續駐村開展基層工作。同年8月,劉浩來到羊圈溝村,他以“村官尕劉”自居,走遍羊圈溝村的家家戶戶,踏遍羊圈溝村的溝溝壑壑,歷遍羊圈溝村的大事小情,扎根在大山深處,成為青海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派駐湟中區西堡鎮羊圈溝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村民們很快認識了這位愛笑、樂觀的“90后”小伙子。駐村期間,能為村民帶來什么?如何帶領村民們致富?是“尕劉”每天想得最多的事。
從“外來客”到“農村自家人”
作為一名“外來客”,盡快摸清村里的情況,是劉浩的首要任務。
走訪入戶、與村民促膝長談、講解扶貧政策……劉浩充分利用駐村時間,走訪了所有的農戶,誰家有病人,誰家有學生,誰家有困難……劉浩對全村的情況了如指掌。村里的經濟如何發展?留守老人兒童以及殘疾人的關懷如何做到位?怎么幫扶有困難的家庭?劉浩在心里一一盤算。
村民張世玉今年74歲,是村里的獨居老人,“村官尕劉”經常上門看望老人,每季度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資,了解老人的健康狀況,和志愿者一同上門為他打掃家里的衛生。“尕劉雖然很愛笑,但做起事來非常認真,只要有時間就會入戶噓寒問暖,我們遇事都會給他打電話。”村民李永明說。
熟悉環境、融入工作、了解村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村官尕劉”不僅快速完成了角色的轉變,而且成為了羊圈溝村大家庭的一員。
最幸福的事是看著大家富起來
走進羊圈溝村的簡易蔬菜大棚,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意盎然,成片的油菜長勢喜人,生機勃勃。幾位村民正忙著采摘鮮嫩的油菜,油菜被一把把捆扎好,等待裝車后送往市場銷售。“以前在外面打零工一天只能掙50元,遇上陰天下雨就沒有收入,現在在蔬菜大棚里種菜,我們家兩口人一個月能掙七千元,離家也近,現在的收入我很滿意。”種植戶嚴佐梅說。
劉浩駐村以來,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先后開展了三輪全覆蓋“大排查”工作,用他的話說,“關注自己的體檢報告都沒有像監測村里的易返貧農戶這樣用心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羊圈溝村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劉浩與村“兩委”干部就村集體發展和農民增收等問題多次商討、實地考察,積極探索建立新的集體經濟,對接上級部門爭取集團公司專項資金30萬元,在西堡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配合村“兩委”陸續盤活閑置村集體經濟,在短期內建成簡易蔬菜大棚11個,當年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增收。
“去年不到一年時間,蔬菜大棚盈利4.5萬元,參與種植的農戶最高拿到了八千元工資,而且蔬菜大棚帶動就業28人,實現在‘家門口’掙錢,村民們都拍手叫好!”劉浩得意地說。
腳下沾著泥土心里裝著村民
去年8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導致地處低洼地區的羊圈溝村發生了內澇。“趕快轉移危巖體下的農戶!”劉浩顧不得多想,第一時間與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對危巖體下的農戶進行轉移,行動不便的,劉浩直接淌進積水將人背到安置地點。“尕劉心里裝著我們,我們也把他當親人,遇上這樣的好干部,是我們全村人的福氣!”村民丁輔安說。
700多個駐村日夜,走過兩輪春夏秋冬,村子變富了,村容更美了,村民們臉上的笑容多了,劉浩也“駐”進了鄉親們的心坎里。
“我想在村里建一個露營基地,逐步發展旅游產業,我要帶領羊圈溝村在振興鄉村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讓羊圈溝村變得越來越美,讓羊圈溝村村民生活得越來越好。”劉浩信心十足地說。
有一群人,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分白天黑夜積極奮戰在駐村第一線,他們腳下沾著泥土,心中裝著百姓,他們用一聲聲親切的問候打開村民們的心扉,用自己的智慧為村民們指引致富的方向,他們就是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業的駐村干部們。